當前我國面臨奧密克戎毒株輸入疫情的挑戰,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,我國疫情總體形勢平穩,局部地區發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總體上能夠做到短時間內有效控制。
1.防控策略要知曉。堅持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的原則,按照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隔離、早治療的要求,主動配合社區、單位及相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。發現身邊有從境外、國內低中高風險區返回的人員,主動向單位或小區、社區匯報。
2.新冠癥狀要熟悉。新冠初期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、干咳、乏力,嗅覺、味覺減退,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結膜炎、肌痛和腹痛等,發現這些癥狀后,要立即向小區、社區報告,主動配合隔離、治療。
3.文明習慣要養成。勤洗手,勤消毒,勤通風,少聚集,不隨地吐痰和擤鼻涕;外出歸來、用餐前后、如廁前后,都要按照“七步洗手法”搓洗雙手不少于20秒;外出時戴口罩、準備消毒濕巾或免洗手消毒劑,及時做好手部清潔消殺。
4.接送學生要守規。接送孩子時,要戴頭盔、戴口罩,不扎堆、不聚集,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離;要遵守學校、幼兒園規定的接送時間,錯時錯峰,避免擁堵,降低風險。
5.健康監測要落實。每天定時測體溫。如果體溫異常,要及時報告社區并自覺配合,做好居家隔離或就診;進入商場、單位、學校、小區等要主動配合,做好“驗碼、測溫、登記”。家長負責,落實學生每日健康打卡。
6.口罩佩戴要科學。戴口罩是疫情防控的關鍵;疾』蚓歪t時要戴口罩,進入賓館、酒店等公共區域時要戴口罩,進入超市商場購物時要全程戴口罩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電梯時要戴口罩,凡離家外出都要戴口罩。
7.飲食習慣要健康。推行分餐制,使用公勺公筷,不食用野生動物;家庭不組織、個人不參與10人以上的聚餐活動,提倡戒煙限酒。
8.體育鍛煉要加強。科學鍛煉、合理作息有助于降低疾病風險,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;調整心態、樂觀生活有助于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,有助于提高生命活力。提倡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及愛好、習慣、環境、場地等,每天進行不少于30分鐘的跑步、游泳、跳舞、走路、球類運動等。
9.物資儲備要充足。家庭要備足備齊測溫、消毒、口罩等防疫物資,做到“寧可備而不用,不可用而無備”。
10.報告備案要詳實。疫情期間,每個人都要按照“非必要不離渭,非必要不出境”的原則,不到國內高、中風險地區和境外探親、訪友、旅行;如須外出,應充分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形勢,并提前向社區、單位報備外出及返回的時間、路線、交通工具、同行者等。
11.防疫信心要堅定。及時關注衛生健康部門等官方權威機構發布的疫情動態,理性應對疫情,不造謠、不傳謠、不信謠,時刻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。
|